吴茱萸


  本品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 (Juss.) Benth. 、石虎Evodia rutaecarpa (Juss.) Benth.var. officinalis (Dode) Huang或疏毛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 (Juss.) Benth.var. bodinieri (Dode) Huang的干燥近成熟果实。主产于贵州、湖南、四川、云南、陕西。8~11月果实尚未开裂时,剪下果枝,晒干或低温干燥,除去枝、叶、果梗等杂质。本品香气浓烈,味苦微辛辣。以饱满、色绿、香气浓者为佳。生用,或用甘草汤制过用。

  • 药性
    有小毒归肝肾经

  • 功效
    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

  • 应用

    1. 寒滞肝脉厥阴头痛经行腹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肿痛

        本品辛散苦泄性热祛寒,主入肝经,既散肝经之寒邪,又疏肝气之郁滞,为治肝寒气滞诸痛之主药。每与生姜人参等同用,治厥阴巅顶头痛干呕吐涎沫苔白脉迟等,如吴茱萸汤《伤寒论》,李时珍称其“开郁化滞,治吞酸,厥阴痰涎头痛”;治寒疝腹痛,常与小茴香川楝子木香等配伍,如导气汤*《医方简义》;治冲任虚寒瘀血阻滞之痛经,可与桂枝当归川芎等同用,如温经汤《金匮要略》;治寒湿脚气肿痛,或上冲入腹,可与木瓜苏叶槟榔等配伍,如鸡鸣散《类编朱氏集验医方》

    2. 脘腹胀痛呕吐吞酸

        本品辛散苦泄性热祛寒,善于散寒止痛,还能疏肝解郁降逆止呕,兼能制酸止痛。治疗寒凝气滞,脘腹胀痛,可与小茴香丁香檀香散寒理气药同用。治霍乱心腹痛,呕吐不止,可与干姜丁香甘草等同用;治外寒内侵胃失和降之呕吐,可与半夏生姜等同用;治肝郁化火肝胃不和,胁痛口苦,呕吐吞酸,常与黄连配伍,如左金丸《丹溪心法》

    3. 脾肾阳虚五更泄泻

        本品性味辛热,能温脾益肾助阳止泻,为治脾肾阳虚,五更泄泻之常用药,多与补骨脂肉豆蔻五味子等同用,如四神丸《校注妇人良方》

        此外,以本品为末醋调敷足心(涌泉穴),可治口疮,现代临床并用以治疗高血压病。

  • 用法用量
    煎服,2~5g。外用适量。

  • 使用注意
    本品辛热燥烈,易耗气动火,故不宜多用、久服。阴虚有热者忌用。孕妇慎用。

  • 现代研究

    1. 化学成分

        本品含挥发油,油中主要为吴茱萸烯、罗勒烯、月桂烯、吴茱萸内酯、吴茱萸内酯醇等。本品还含吴茱萸酸、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异吴茱萸碱、吴茱萸啶酮、吴茱萸精、吴茱萸苦素、柠檬苦素等。《中国药典》规定本品含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总量不得少于0.15%,柠檬苦素()不得少于0.20%。

    2. 药理作用

        本品甲醇提取物,水煎剂有抗动物实验性胃溃疡的作用水煎剂对药物性致动物胃肠痉挛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其煎剂、蒸馏液和冲剂过滤后,分别给正常兔、犬和实验性肾型高血压犬进行静注,均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其煎剂给犬灌胃,也呈明显降压作用;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小板血栓及纤维蛋白血栓形成吴茱萸次碱和脱氢吴茱萸碱对家兔离体及在体子宫有兴奋作用在猫心肌缺血后,吴茱萸及吴茱萸汤具有一定的保护心肌缺血的作用。

    3. 不良反应

        吴茱萸含有多种生物碱,如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异吴茱萸碱等,对中枢神经有兴奋作用,大量可致神经错觉、视力障碍等。中毒后主要表现为强烈的腹痛、腹泻、视力模糊、错觉、脱发、胸闷、头疼、眩晕或猩红热样药疹。吴茱萸中毒原因的主要是用量过大或使用生品。